2025年3月28日,衡水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志明在衡水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衡水民事检察工作说,衡水市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做细做实民事检察工作。2024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案件659件,其中生效裁判监督143件、执行活动监督178件、审判活动监督115件、支持案件212件,跟进监督案件4件、申请复查案件1件、虚假诉讼监督6件。
衡水市检察系统聚焦民生热点,以支持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建立协作机制,成立支持服务站,畅通民生案件移送渠道,形成保障弱势群体合力。截至目前,全市11个基层院均已实现支持服务站全覆盖。加强对涉“三农”案件的支持力度,各县院开辟“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深州市检察院办理的“刘某某等4人与某粮食公司买卖合同支持案”,通过支持帮助种粮农户及时讨回粮款,防止农民因案返贫,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探索通过支持仲裁为农村灵活就业劳动群体讨薪,景县检察院办理的“韩某、付某等24名妇女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支持劳动仲裁案”,帮助劳动者讨回欠薪15万余元。此外,运用大数据赋能,实现办案高质效。全市筛选欠薪线索402条,成功办理支持案件207件。其中故城县院办理的“杨某等22人追索劳动报酬支持案”,帮助农民工10万余元。
衡水检察系统做优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横向联合多部门会签机制,纵向构建一体化办案模式。在办理“王某仃与衡水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伤待遇执行监督案”中,依托市县一体化工作机制,打破区域限制,成立联合办案组,在提升办案质效同时,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24年全市共提出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检察建议167件。同时,融合职能强化全程监督,武邑县检察院办理的“李某淑与郭某学扶养民事执行监督案”,在支持后持续跟踪案件进展,发现执行阶段仍无法实现申请人诉求,依申请启动执行监督,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衡水市检察系统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大局,有效整合办案资源,采取“两审一议一请示”办案模式,在办理“河北某暖气片有限公司与辽阳市某物资贸易中心买卖合同抗诉案”过程中,办案组就案件定性、证据采用多次分析研判,依法提出抗诉并改判,有力保障民营企业合法债权的实现,同时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该案被评为最高检“民事检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典型案例”。衡水市检察院创建多元解纷机制,通过“不支持监督+检察和解+检察建议”三步走,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在办理“孙某与衡水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确认合同无效民事检察和解案”中,通过调查核实找准矛盾根结,在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后,通过释法说理、检察听证、制发检察建议,以“看得见、听得见”的方式实质性化解矛盾。2024年,全市共办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36件,提出监督意见26件。
有话要说...